字體大?。?span id="mes-big">【大】 【中】 【小】
索 引 號:000014349/2025-10511 | |
發文字號: | 發文時間: |
發文機關:武鄉縣分水嶺鄉人民政府 | 主 題 詞: |
標 題:武鄉縣分水嶺鄉人民政府 關于對《山西省武鄉縣泉之頭傳統村落保護 發展規劃(2017-2030)》的公示 | |
主題分類: | 發布日期:2025-04-25 |
《山西省武鄉縣泉之頭村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2017-2030》已編制完成,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等相關規定,現將成果向社會公示,公開征詢意見。
公示時間:2025年4月25日至2025年5月24日? 共30天
咨詢電話:0355-6368005
聯 系 人:李曉奎
意見反饋郵箱:WXXFSLXRMZF@163.com
通訊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分水嶺鄉人民政府辦公室
公示內容:
一、規劃區位:
泉之頭村位于山西省武鄉縣城西北45公里,隸屬于分水嶺鄉,古村東鄰榆社縣云竹鎮,西鄰石盤村,南接會同村。泉之頭村交通便捷,距和汾高速出口5.5公里,距太焦高鐵榆社西站約5.5公里,距縣城45公里,從村東、南、西三條縣道均可到達。
二、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研究范圍為整個村域,重點為傳統村落建成環境區域。
三、保護對象:
泉之頭村傳統村落的保護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宏觀層面的周邊環境的保護和傳統村落歷史風貌的整體保護;中觀層面的空間格局的保護、街巷的保護、視廊的保護等微觀層面的院落整治保護、相關要素的保護等。可分為山水環境、空間風貌、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四部分。
(1)山水環境:周邊山體、農田、傳統邊界地形等。
(2)傳統風貌:古村自然起伏的地形,傳統路網格局、傳統街巷尺寸、走向、界面,古樹名木等歷史環境要素。
(3)建筑遺產:已經公布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議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等.
(4)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節日與活動、飲食文化與傳統手工業、民間文學。
四、保護區劃:
1、核心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主要位于九曲回環水北院落、南莊院落,北起圓門院后花園遺址外擴5米處,南至河邊院一南莊院外擴5米一線,東起軍民泉外5米處,西至五柳堂1#院以北5米處。保護范圍內有21個傳統院落以及4個文物保護單位,總用地面積為3.23公頃。
2、建設控制地帶:建筑控制地帶依距離核心保護區遠近分為Ⅰ區、Ⅱ區,Ⅰ區四面均以古村落周邊農田、山體或道路邊緣為界,面積為5.37公頃;Ⅱ區包括四部分,南側新村地塊、東山西地塊、東山東南地塊及村北山谷地塊,面積共計5.5公頃。
3、環境協調區:以周邊耕地、山脈為界,主要包括南山、北山、東山、小南山、龍泉河等自然景觀,面積為144 16公頃。
五、發展定位:
泉之頭村是濁漳河上游傳統村落的杰出代表,真實反映了明清晉東南的社會文化特點,具有重要歷史文化保護價值,融文化教育、歷史研究、科學考察等功能為一體。本規劃立足展現原汁原味的傳統村落,完善旅游設施,美化環境,整合外部環境,完善綠化系統,保護優秀的文化傳統,使泉之頭村成為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設施先進、服務上乘、環境優美的傳統村落。
六、建筑高度控制:
村落的核心保護區內,建筑應嚴格維持原有高度。建設控制地帶內建筑高度控制為一、二層傳統坡屋頂建筑。在建設控制地帶上區Ⅰ區,檐口高度不得超過7.5m;在建設制地帶Ⅱ區,檐口高度不得超過9m。環境協調區內禁止新建建筑。
附注:
1、該圖僅為示意圖,方案以最終審批為準。
2、有效反饋意見日期:2025年4月25日至2025年5月24日。
3、有效反饋意見:注明真實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如反饋意見信息不準確或者不完整無法及時進一步核對有關情況的視為無效意見。
附件:山西省武鄉縣泉之頭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2017-2030)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