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大】 【中】 【小】
索 引 號:000014349/2025-10271 | |
發文字號: | 發文時間: |
發文機關:武鄉縣蟠龍鎮人民政府 | 主 題 詞: |
標 題:武鄉縣蟠龍鎮人民政府關于對《山西省武鄉縣磚壁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2017—2030)》的公示 | |
主題分類: | 發布日期:2025-04-24 |
《山西省武鄉縣磚壁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2017-2030)》已編制完成,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山西省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等相關規定,現將該規劃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和建議。
公示時間:2025年4月25日至2025年5月24日?共計:30天
咨詢電話:0355-6452012
聯系人:陳志兵
意見反饋郵箱:plzrmzfbgs@163.com
通訊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公示內容:
一、規劃區位????
磚壁村位于武鄉縣東部山區,距武鄉縣城47公里,屬蟠龍鎮所轄。村莊坐落在太行山脈西麓延伸的小松山腳下,東靠小松山,翻山與榆樹埆、安萁盤、安樂莊接壤,南面隔溝壑和小坪村對望,沿大路跟史家嘴村相連,北和煙里村毗鄰。
二、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研究范圍為磚壁村整個村域范圍,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重點為村落建成環境區域。
三、保護對象
磚壁村傳統村落的保護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宏觀層面的周邊環境的保護和村落歷史風貌的整體保護;中觀層面的空間格局保護、街巷的保護、視廊的保護等;微觀層面的院落、建筑整治保護、相關要素的保護。根據保護內容可分為山水環境、風貌格局、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
(1)山水環境:包括磚壁村周邊地形與地貌、山體、河流、植被,農田等自然景觀。
(2)風貌格局:包括整體格局,路網格局、傳統街巷尺度、走向、公共空間、古樹名木等歷史環境要素。
(3)物質文化遺產:八路軍總部舊址建筑、寺廟建筑、民居建筑、傳統建筑、古井、古碑等。
(4)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民俗、戲曲表演、節日慶典、磚壁傳說、八路軍抗戰文化等內容。
四、保護區劃
??村落保護區劃分為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三個層次,其中核心保護區為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為3589.6平方米、建設控制區總面積為11.8公頃、環境協調區總面積約288.2公頃。
??核心保護區的保護重點是其歷史遺存完整的空間格局、民居風貌以及院落形態。
??建設控制地帶指在核心保護區范圍以外允許建設,但應嚴格控制其建(構)筑物的性質、形式、高度、體量、色彩的區域。
??建設控制地帶外圍對傳統村落風貌有影響的范圍內劃定環境協調區。
五、發展定位???
本規劃依托八路軍磚壁總部舊址,打造以展示宣揚“紅色文化”為主題、集文化教育、戶外體驗、農家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旅游展示區。
六、用地布局調整
1.在磚壁村內結合旅游路線把空地利用起來,增加綠化,作為公共的景觀節點。形成空地設置點狀綠化空間,改善村內環境,增加綠化面積。
2.修復磚壁村券洞和戲臺,利用節慶日舉辦文化活動等戲曲表演等。改造部分院落為磚壁村民俗文化展示用地,為磚壁民俗文化等得到進一步傳承及展示。
3.清理、拆除嚴重影響傳統村落風貌的建筑。增加公共服務設施,設置垃圾收集點、公廁、旅游標識等。
七、近期實施重點內容
1、清理村落道路及邊溝里的生活垃圾。對街道兩旁的圍墻進行整治。拆除亂搭亂建及影響傳統風貌的建筑。完善供水排水等市政設施建設。
2、整治村莊街道環境,增加街道綠化,改善重點區域的傳統風貌。保護古巷路面的原生狀態,保持其傳統材質,破損的地方用相同材質加以修補。
3、逐步建立傳統建筑的標識系統,明確每處傳統建筑的維護責任人。對古村落的居民進行保護文物意識、保護知識以及旅游開發教育,樹立文化遺產保護的觀念,明確保護傳統村落的責任,進而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為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提供保障與支持。
附注:
1、該圖僅為示意圖,方案以最終審批為準。
2、有效反饋意見日期:2025年4月25日至2025年5月24日。
3、有效反饋意見:注明真實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如反饋意見信息不準確或者不完整無法及時進一步核對有關情況的視為無效意見。